当绿意葱茏,阳光碎成流金,5月,携着青春的活力,悄然到来。在这个青春洋溢、生机盎然的时节,我们与第76个五四青年节撞了个满怀。连日来,全国各地,一系列庆祝五四青年节的活动火热开展——在深圳市大鹏新区,80余名青年围绕奋斗与成长开启一场青春对话,发扬青春正能量;在陕西西安,西北工业大学的千余名青年师生代表齐聚一堂,在“青春回响”舞台思政课中感悟五四精神……昂扬向上的是青春,薪火相传的是精神。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庆祝五四青年节的队列,致敬与传承五四精神也就有了更加丰富的注解。
青年充满蓬勃朝气,青春孕育无限希望。百余年来,五四精神的火炬生生不息,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持续接力前辈的信仰与担当,将个人奋斗的坐标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,为这份精神注入新的生命力——“85后”边境派出所副所长阿思里别克,坚守“西部民兵第一哨”11年,用心用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;“90后”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,开创了全球低成本高性能足式机器人的技术先河,助力中国机器人科技破壁突围;“00后”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冠军、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龙伟杰,累计训练超17000小时,让中国的工匠精神在世界舞台熠熠生辉……
向下扎根,向上生长。从风雨飘摇到国富民强,从“觉醒一代”到“强国一代”,时代浪潮奔涌向前,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,在科技创新、乡村振兴、绿色发展、社会服务、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,以锐意进取、敢为人先、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,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。
青春如拔节之竹,既要破土而出的勇气,更需迎难而上的韧劲。百余年前青年们思索“中国向何处去”,如今的青年人则既思考“时代之题”,也追问“我该往何处去”。然而,越是往前走、向上攀,越是要善于从走过的路中汲取智慧、提振信心、增添力量。百余年青运历史赋予的启示是如此清晰——当我们重读先辈穿越荆棘的故事,终将领悟,“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”,不畏艰难、不懈奋斗,始终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。
“浪是那海的赤子,海是那浪的依托。”新时代新征程,青年人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,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。从《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》明确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、担重任,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,到《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》鼓励青年投身重点领域、重点行业、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,拓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成才渠道;从强化落实“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”再到部署实施“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‘双千’计划”……科研倾斜助力人才破土、政策引领助力就业破题、技能提升助力发展破局,各项青年人才支持工作攥指成拳、合力致远,共同托举起的正是新时代青年向上攀登的阶梯、奋力奔跑的赛道。
“青年者,人生之王,人生之春,人生之华也。”江山如此多娇,年华如此美好,我们青年人更应牢记嘱托,感恩奋进,坚定“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”的信念,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,以青春之我,共同建设青春之中国!
策划:李玥 姚凌
文字:许洪鑫
编辑:王晓青